所有内容均为测试可用,真实
当前位置:绿茶加糖-郭保升 > 软件安全 > 正文

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,信息部门首要工作和最

11-21 软件安全

一、有效的监督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完成

 

在信息化项目建设阶段,甲方信息部门的首要任务是监督管理,这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,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。

首先,监督管理能保障制度规范、有效执行。在项目建设中,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参与方的行为准则和工作流程,如项目进度安排、质量标准设定、资源分配规则等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由于参与人员的复杂性、沟通障碍或者利益冲突等原因,可能出现偏离制度的情况。

 

通过监督管理,可以对乙方的开发过程、业务部门的配合情况进行实时把控。例如,监督乙方是否按照既定的软件工程规范进行代码编写,业务部门是否及时准确地提供需求和测试数据。

其次,监督管理能及时发现执行中的问题并处置。信息化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众多环节和技术细节,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。比如,在系统集成阶段可能出现不同软件模块之间的接口不兼容问题,或者硬件设备的性能未达预期影响整体运行速度。

 

通过监督管理可以及时察觉这些问题,一旦发现,能够迅速协调各方资源,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。如果是乙方的问题,要求其及时整改;若是业务部门的需求变更导致的,及时调整计划和相关制度,避免问题扩大化,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。

第三,监督管理有助于对制度本身进行评价评估和改进。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,原有的项目管理制度可能因为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再适用。

 

通过持续的监督管理,可以收集到关于制度执行效果的数据和反馈。例如,发现原计划的项目里程碑检查制度过于频繁,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,或者质量监控指标不够全面,未能有效发现潜在的系统漏洞。基于这些信息,信息部门可以对制度进行评估和优化,使制度更加贴合项目实际情况,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。

二、缺少监督管理的项目,就如庄户人种地看天吃饭。

 

缺少监督管理的项目,就如庄户人种地看天吃饭一般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。

 

对于庄户人而言,没有科学的灌溉、施肥等管理手段,仅依赖天气,收成便难以保障。同理,在项目中若缺失监督管理,项目进度可能肆意拖延。没有对各个阶段的时间把控和监督,项目可能像失去缰绳的野马,错过最佳交付时机,导致成本增加、市场机会丧失。

 

缺少有效监督管理的项目,项目质量无法保证。就像种地不关注农作物生长状况可能导致病虫害肆虐,没有监督管理的项目可能出现大量质量问题,无论是产品功能缺陷还是服务不达标,都可能在后续使用中引发严重后果。

 

缺少有效监督管理的项目,资源分配也会陷入混乱。如同庄户人不知哪块地该多施肥、哪块地少浇水,项目资源可能被不合理使用,有的环节资源过剩造成浪费,有的环节资源短缺导致停滞,最终影响项目整体效益。所以,监督管理对于项目来说必不可少,绝不能让项目处于“看天吃饭”的被动局面。

 

三、监督管理问题导致最大风险隐患

很多项目中完全缺少监督管理,这就像车辆在没有交通规则的道路上行驶,极易失控。例如,没有对项目进度的监督,可能导致工期无限延长;没有对质量的把控,系统上线后可能漏洞百出。

 

部分项目虽有监督管理,可力度远远不够。这种情况下,一些违规行为或潜在问题无法被及时察觉和纠正。比如对软件开发过程监督不足,代码中的安全隐患可能被忽略。

还有一些项目的监督管理不规范,没有统一标准和流程。这使得监督工作杂乱无章,无法有效发挥作用。比如在资源使用监督上,如果标准模糊,资源浪费或不合理分配现象就会频发。

 

有些信息化项目即使引入了监理公司,也不能确保就实现了规范有效的监督管理。一方面,监理公司可能存在专业局限性。比如有的信息化项目与大楼工程打包招标,一定会是建筑监理中标,他擅长监督房屋结构的搭建,但对于建筑内复杂的智能系统布线和软件控制部分就有些力不从心。在这种情况下,监理工作就会出现“真空地带”,无法对项目的所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监督。另一方面,监理公司与甲方信息部门、乙方项目实施方之间可能存在沟通协调的问题、利益冲突或者责任推诿的情况,也会影响监督管理的效果。比如,监理公司为了维护与乙方的长期合作关系,对一些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那么监督管理就失去了公正性和有效性。此外,有些监理公司可能本身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标准不够完善,难以做到规范有效的监督,使得监督工作浮于表面,无法真正保障项目的质量和进度。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绿茶加糖-郭保升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guobaosheng.com/computer/310.html